原子指标
概述
原子指标作为标准指标体系的开始,为上层指标的派生复合提供了标准的数据基础,一个标准的原子指标可以派生复合出很多上层指标。
目前原子指标整体是基于数据模型模块中发布的数据模型进行开发生成,系统会自动识别选中数据模型维度列作为指标的维度列,根据 一个公式对应一个原子指标,一个原子指标可以有多个维度 的原则生成原子指标。
配置原子指标的步骤整体包括「选择数据模型」、「设置指标」、「生成指标」三步。
选择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基于维度建模的理论,为上层指标的配置提供稳定的数据关系,在指标平台里,所有的原子指标都必须要基于已发布的数据模型进行创建(所有数据模型均在数据模型模块中进行维护),且平台不会对原子指标进行其他加工计算和落地,可以理解成原子指标只是作为后续指标聚合运算的来源。
所以原子指标的创建需要选择数据模型进行,具体在配置原子指标的第一步,如下图:
模型为【数据模型】模块中所有已经发布的模型。
设置指标技术信息
选中模型后,即可在页面右侧配置指标技术信息
- 操作界面左侧为目前选择的模型的所有字段信息及选中的维度信息
- 系统支持一次性创建多个原子指标
技术信息设置说明:
- 计算逻辑定义完成后,需要先进行规范校验,校验通过后,可继续进行后续指标定义操作
- 聚合函数用于后续派生指标计算时从已落表的细维度计算结果直接基于聚合函数快速聚合出粗维度计算结果,若此处未定义聚合函数,派生指标的计算将均从模型取数,整体计算速度相对较慢
- 精度:通过精度的设置,限制指标计算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比如精度设置为2,对应的脚本即为“ROUND(,2)”,设置的精度作用于后续派生指标的所有落表结果
目前统一用「ROUND」函数,即默认四舍五入保留对应小数位。
注意这边的数据模型均为已发布状态的数据模型,平台会对模型状态进行识别,如果已经选择的模型被下线或者删除,原来的原子指标将不成立。
设置指标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指标描述、所属目录、指标频度、指标别名、负责人、业务口径以及自定义的指标属性。
保存与发布
配置完原子指标相关信息,进入【完成】步骤,可以选择「保存」或者「保存并发布」操作,但是 如果只是保存的话,原子指标不会在【指标市场】中发布展示,且此时是未发布的状态,其他指标也无法使用此原子指标 ,只有 选择保存并发布后,相应的原子指标才会在【指标市场】中发布展示,此时原子指标就可以被其他指标使用了 :
- 每发布一次,均会生成一个新的版本,在指标对应的【变更记录】模块中可以查看到对应指标所有的历史版本,支持在线进行 版本对比,具体的变更规则见版本变更
- 如果仅仅只是保存后的的原子指标,会在指标定义列表中展示,此时的原子指标因为是未发布的,所以不会产生新版本
新增原子指标时,如果一次性批量生成多个原子指标,可以在最后一步直接选择「保存并发布」一次性对当前的原子指标进行批量发布,提高配置效率。
配置完生成原子指标后,即生成对应的原子指标元数据信息,包括:
- 基本属性:包括基本信息、发布信息、技术信息;
- 血缘关系:当前指标的上下游关系及应用版本信息(仅显示已发布指标),并可根据时间范围和维度筛选进行结果记录查询;
- 变更记录:当前指标的全部历史版本信息,可进行版本间对比,每次最多支持2个版本间进行对比;
- 应用信息:当前指标的应用信息,包括上游引用指标信息、指标共享信息、API信息、数据权限及告警规则信息;
其中技术信息为系统根据原子指标的配置信息自动生成的sql脚本,生成规则是基于对应数据模型sql的基础上,select后只保留此原子指标的度量列和维度列字段。
原子指标其实只是一个逻辑信息登记,故不需要进行数据落地,指标平台不会提交原子指标调度任务到运维中心。